苏州规划:数字化转型激发增长新动能,拟募资4.18亿投建智慧城市相关项目_环球热议
本文为证券时报·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出品的【新股研究】系列报告之《苏州规划:数字化转型激发增长新动能,拟募资亿投建智慧城市相关项目》
【资料图】
报告摘要
江苏省知名的规划设计和工程设计企业。公司2022年规划设计业务营收占比%,工程设计营收占比%,荣获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中国地理信息产业优秀工程奖、江苏省城乡建设系统优秀勘察设计奖、江苏省优秀工程设计奖在内的300余项国家及省部级荣誉及奖项。5月17日,证监会同意苏州规划创业板IPO注册。
资质齐全,国内少有的兼顾历史和未来规划的企业,综合竞争力显著。公司在业内的品牌知名度较高,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既能提供面向未来的城市发展升级规划,又能提供面向历史的文物地标保护规划的企业。相比于传统类、业务资质较为单一的设计机构,公司资质序列较为齐全,具备较为明显的综合竞争优势。
坚持自主创新,现代技术与产品深度融合,创新属性强。公司是多项国家/行业标准修订参与者、国际组织资助课题参与者,具备为城市发展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的能力。公司结合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充分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和经验积累,初步实现了信息技术与传统规划、工程技术的深度融合,目前拥有专利70项,技术成果处于领先地位。
净资产收益率领先,业绩稳定增长。2020-2022年公司营收、净利润保持增长,毛利率保持稳定。报告期内,公司“三费”持续低于可比公司均值,净资产收益率维持在18%以上,持续超越可比公司及工程咨询服务行业均值,公司预计未来整体业绩保持稳定增长。
推动数字化转型,打造新增长极。一方面,公司顺应市场需求,积极求变,推动规划设计、工程设计服务的数字化和信息化,借助大数据工具打造信息化的高效平台,助推服务能力的升级,在发挥好技术和经验优势的基础上,实现管理的信息化、精细化;另一方面,公司将立足于苏州,深化在长三角核心区域的市场发展,加强粤港澳大湾区规划设计、工程设计、智慧城市业务的布局,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打造公司业务发展的新增长极。
一、公司概况
苏州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州规划”或“公司”)以技术性、经济性、政策性、社会性的业务理念为指导,以规划延续性、延伸性的业务路线为特色提供涵盖城乡规划、市政规划、交通规划、景观规划、建筑工程设计、市政工程设计、景观工程设计等规划设计和工程设计类服务。
公司致力于为政府及各类开发建设主体提供精准有效并兼具操作性的城市规划建设解决方案。基于在城乡规划、市政交通、建筑设计等领域几十年来形成的技术沉淀与业务资源,公司融合信息技术,业务范围进一步拓展至智慧城市领域。成立至今,公司已发展成为江苏省内知名的规划设计与工程设计企业,拥有专利70项。2017年时公司被苏州市科学技术局认定为“瞪羚计划”企业,此前荣获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中国地理信息产业优秀工程奖、江苏省城乡建设系统优秀勘察设计奖、江苏省优秀工程设计奖在内的300余项国家及省部级、600余项市级奖励和荣誉。
2022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其中,规划设计实现营收额亿元,营收占比%;工程设计营收占比%,这两项业务是公司营收的主要来源;工程总承包及管理营收占比%。智慧城市营收占比创新高,达到%。2022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亿元,同比增长%。
公司预计未来整体业绩保持稳定增长。2023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亿元左右,同比增加约%,预计实现净利润亿元左右,同比增长约%。预计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 亿元左右,同比增长约%。
股权结构与实控人情况: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李锋、钮卫东、张靖和朱建伟,是一家民营企业。其中李锋为公司董事长,其直接持有公司%的股份,其余3名实控人分别持股%、%及%。
公司旗下拥有都市空间、交通中心、海南市政等3家全资子公司、和影上品1家控股子公司以及园区规划、三睿卓2家参股公司。
拟登陆深交所创业板:2022年8月,苏州规划获深交所上市委会议通过;2023年1月,公司IPO审核状态变更为“提交注册”。报告期内,公司不存在重大资产重组,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未在其它市场上市或挂牌。
证监会2023年5月17日公告,同意苏州规划创业板IPO注册,公司有望成为苏州市第4家工程咨询服务上市公司。
二、公司核心竞争力
经过几十年的历练和经营积淀,公司充分掌握区域城市发展数据、深刻理解地方法规,形成了规划设计、工程设计、工程总承包和智慧城市四大业务板块,在历史文化保护、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等前沿技术领域形成了自身的技术特色。公司作为高新技术企业,设立了历史文化保护研究中心、城市更新研究中心、交通研究中心、海绵城市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苏州传统民居特点与保护技术研究中心和古建研发中心﹔承担了省厅级、市级多项课题。
业务资质齐全,综合竞争力显著。公司作为面向国土空间全生命周期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综合性规划设计和工程设计企业,拥有城乡规划甲级、建筑工程设计甲级、市政工程(道路、桥梁)设计甲级、市政工程(给水、排水)设计乙级、风景园林乙级、土地规划乙级、文物保护勘察设计乙级、测绘乙级、市政公用工程咨询乙级等较为全面的资质。相比于传统类、业务资质较为单一的设计机构,公司资质序列较为齐全,具备较为明显的综合竞争优势。
国内少有的兼顾历史文物保护和未来城市规划的企业。公司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既能提供面向未来的城市发展升级规划,又能提供面向历史的文物地标保护规划的企业。兼顾历史与现代的经营理念为公司带来了良好的品牌声望。成立至今,公司完成众多具有技术代表性和行业影响力的规划设计与工程设计项目,曾荣获包括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中国地理信息产业优秀工程奖、江苏省优秀工程设计奖在内的300余项国家及省部级、600余项市级奖励和荣誉。
招股书显示,公司销售额居前的客户以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创投资集团、城镇建设局为主,主要提供规划设计、工程设计等服务。2022年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合计超6000万元,占同期总营收比重超过15%。
坚持自主创新,现代技术与产品深度融合,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务。成立以来,公司坚持自主创新、技术领先的发展战略。公司是国家/行业标准修订参与者、国际组织资助课题参与者,在历史文化保护、城市更新、城市交通、乡村振兴等前沿技术领域,逐步形成了自身的技术特色,并处于业内领先水平。
公司结合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发展趋势,合理运用自身多年经验积累,充分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初步实现了信息技术与传统规划、工程技术的深度融合,创新、创意属性强。如城市交通模型及大数据研究技术、城市智慧停车和历史文化名城三维智慧管理平台等,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为建设智慧城市做出了积极的探索,成为了行业内实践新兴技术应用的代表性企业之一。
另外,公司具备为城市发展的全生命周期(即:“课题研究、规划设计、工程设计、管理全过程各环节”)提供全方位、综合化的服务能力,尤其是在名城保护、城市更新、新城建设领域具备扎实的全方位技术能力。
依托于苏州名城保护领域的先进经验与核心竞争力,公司进一步扩展至苏州市外市场。公司在参与名城保护的同时,参与城市更新工作,在重点区域改造、空间用地保障、宜居品质提升、文脉保护活化、韧性城市支撑等多维度参与城市更新改造项目。此外,公司输出“新城建设经验”,充分发挥协同、配合及促进作用,利用自身齐全的业务种类有效拓展客户范围、提升客户群体的多样性。
注重研发创新,专利等技术成果较领先。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相比,公司的研发投入、所取得的专利及著作权等技术成果均处于较为领先的地位。截至本招股书签署日,公司拥有70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6项;拥有49项著作权,含计算机软件著作权40项、作品著作权9项。
可比公司新城市拥有专利11项(2021年半年报披露),含发明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29项,作品著作权10项。蕾奥规划拥有1项外观设计专利(2022年半年报披露)、1项实用新型专利和3项发明专利,31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6项作品著作权。
2022年公司研发费用2437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新城市同期研发投入强度%,蕾奥规划为%。
综合毛利率保持稳定,“三费”持续低于可比公司均值。根据招股说明书披露数据,2020-2022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保持稳定,分别为%、%及%。2020-2022年公司“三费”持续低于可比公司均值,2022年公司管理费用率仅10%左右,可比公司平均近17%。
三、募投项目介绍
根据公司2021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公司本次拟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不超过220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25%。公司新股发行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净额将全部用于与公司主营业务相关的项目。
公司计划募资亿元,主要用于智慧城市综合管理平台建设项目、信息化系统建设项目、城乡规划创意设计与研究中心建设项目和区域营销中心建设及设计专业化扩建项目,具体如下:
(一)智慧城市综合管理平台建设项目
智慧城市,是现代城市在推进产业和城市信息化进程中的探索实践,是信息化与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的交汇点。我国出台多项政策、法规支持智慧城市的发展。本项目主要是基于公司在规划领域丰富的设计经验和业界领先的整体实力,结合公司优势拓展智慧城市业务,进行古城保护数据普查及信息化平台建设、智慧交通信息平台建设、自然资源国土空间规划数据治理及基础平台建设、数字孪生三维仿真数据建模及三维基础信息平台建设等课题的研究与开发。
(二)信息化系统建设项目
公司各部门对信息系统的需求为出发点,重点建设以超融合服务器为基础的私有云办公环境和生产设计环境,信息化建设包含对信息化系统体系建设、信息安全规划、备灾体系建设和基础架构系统逻辑建设。项目建成后,公司的主营业务将在本信息化系统平台上全面应用,全面提升公司知识产权安全性、强化企业智慧化建设、实现业务高效运作,实现公司的信息化水平、业务运作效率和企业管理决策水平的全方位升级。
(三)城乡规划创意设计与研究中心建设项目
本项目旨在通过建设城乡规划创意设计与研究中心,扩大公司研发创作场所,优化工作环境,提供培训、研发及展示场所,从而吸引优秀规划设计人才,增加公司规划设计业务收入;通过建设设计与研究中心楼,提升公司硬件设施的配套水平,提高公司规划设计设施水平,更好地为规划设计项目服务。
(四)区域营销中心建设及设计专业化扩建项目
本项目所涉及的“深圳—苏州”双中心建设作为苏州规划未来区域战略的核心任务,也是苏州规划“十四五”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五年内,公司将积极向政策端靠拢,紧跟国家区域战略,进一步开拓全国范围内的市场机遇,突出珠三角和长三角在本次区域战略中的核心地位,建立提高公司在华南、华东和西南地区的服务能力和市场占有率;深耕重点区域市场、寻求业务与市场区域布局的良好互动,优化升级区域市场管理模式,构建新的市场区域发展格局。
公司表示,在本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到位前,公司将根据项目进度的实际情况,暂以自有资金或负债方式筹集资金先行投入。本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到位后,公司将对先期投入募投项目的资金予以置换。如本次发行的实际募集资金量少于投资项目资金需求量,公司将以自有资金或银行贷款解决。
四、未来发展看点
看点一:立足长三角,加强大湾区业务布局,打造新增长极
长三角一体化和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战略中的两个重要经济发展区域,也是城市规划市场容量最大和技术创新最前沿的区域。公司市场区域布局的重点是长三角区域和粤港澳大湾区。
公司在招股说明书中披露,公司地处长三角一体化重要城市苏州,在总院基础之上,发展昆山、常熟、太仓等地分公司,深化在长三角核心区域的市场布局。与此同时,公司在粤港澳大湾区扶持发展深圳、惠州、佛山等分公司,形成在大湾区的东西犄角布局,致力打造公司业务发展的另一增长极。通过在长三角区域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市场布局和发展,利用上述区域先进的城市发展经验进一步带动其它地区的发展,探索江西、贵阳等地分公司,通过在多个区域拓展业务布局,提升公司业务量以及收入地域分布的多样化。
看点二:发挥规划设计优势,延展工程总承揽业务,扩大市场份额
公司表示,在发挥好“规划设计和工程设计”领域专业优势的基础上,向工程总承包业务进一步延展,扩大市场份额。
城市化进程平稳推进,规划设计企业将迎来长足发展的契机。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期。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城镇化率由2013年的%提升至2022年的%。与此同时,随着越来越多城市由增量进入存量发展时代,对于发展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需要规划设计单位能参与把控从策划、工程设计、工程建设管理到后期运营维护的城市建设各个方面。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等政策,规划设计行业将迎来新的一轮整合与变革,业务资质齐全、实践经验丰富及具备规模优势的行业领先企业将有望取得更大的发展。
2015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指出,预计到203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70%左右。城镇化率的迅速攀升意味着城市建成区面积的不断增加,在城市化建设、城乡一体化及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新建建筑、道路、桥梁、地下管网等基础配套设施的综合布局均具有规划需求,因而不断地扩大规划设计业务的市场空间。
高品质工程设计需求与日俱增。随着长三角、珠三角等较发达地区城镇体系的逐步建立与完善,土地建设将从过去的增量时代逐步进入存量时代,对工程设计的需求将从过去的以数量为主转变为以质量为主,对高品质工程设计的需求与日俱增。此外,随着中西部城市发展的逐步推进,也将增加对较发达地区先进经验的借鉴需求。上述领域的需求增长,为工程设计业务的发展提供了稳定、持续的市场空间。
根据住建部数据统计,全国工程设计企业营业收入由2015年的亿元增至2021年亿元,整体呈现稳定增长态势。2021年全国工程设计类企业由2015年的14982家增长近60%至23875家,占整体工程勘察设计企业数量比例从%提升至%。
针对新的市场需求,公司提出,致力提升跨专业的协同一体化的服务能力、资源一体化平台的整合能力以及技术平台集成能力。公司将顺势而为,积极求变,推动规划设计、工程设计服务的数字化和信息化,借助大数据工具打造信息化的高效平台,助推服务能力的升级,适应新的要求。同时致力实现管理的信息化、精细化,不断提升公司效能。
看点三:打造大数据平台,提供智慧城市业务支撑
早在2014年,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等八部委印发的《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智慧城市是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随着云平台、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持续推进,国家不断加强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工作。
目前,智慧城市已经成为行业内新的发展方向,智慧城市建设带动的规划设计市场空间巨大,将为行业内具备相应技术能力及经验积累的企业提供新的发展机遇。根据中国智慧城市工作委员会数据,2020年我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达到万亿元,预测到2022年,我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5万亿元;前瞻核算2021年我国智慧城市规模为万亿元,同比增长%。
公司在技术方法上追求智慧驱动,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和资金,增强公司及员工的数字化技能,积极探索智慧化转型。通过综合管廊和道路施工图BIM设计积累设计数字化经验,未来通过对片区专项规划及专业设计咨询服务的积累,打造大数据平台,为智慧城市等业务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看点四:注重人才培养,提升业务技术能力
规划设计、工程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等)行业属于典型的艺术创作与设计技术相结合的行业,同时具备技术的严谨属性以及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意属性。规划设计、工程设计集成了美学、各类工程技术和实施建设管理等专业知识,并综合运用于业务过程。专业人员对专业知识、项目经验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艺术创造力、理念创新力决定了设计作品的技术水平高低。
作为轻资产型企业,人才是规划设计和工程设计的核心竞争力之一。目前,公司拥有丰富的国家勘察设计专业注册工程师团队,且人数不断递增,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不断提高业务技术能力,公司将为客户提供更加可信、更加专业的设计咨询服务。
公司持续关注自身人才培养和人才梯队建设,通过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了充足的人才和技术储备。同时,公司建立了完善的晋升、薪酬、考核、奖励机制,确保能为优秀的人才提供充足的激励,为自身业务的快速发展打下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五、主要财务指标与可比公司估值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突出,营收、净利润均稳定增长。2020-2022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虽持续下降但超过可比公司均值,分别为亿元,亿元、亿元,超过申万工程咨询服务行业2021-2022年中位数水平;受季节性因素的影响,2023年一季度公司现金流净额-万元,优于可比公司及工程咨询服务行业均值。若未来公司的现金流持续下降,可能会对公司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净资产收益率超过行业平均水平。2020-2022年,公司净资产收益率(ROE)分别为%、%、%,均超过新冠疫情前2019年的%,2021-2022年公司在规划设计、工程设计业务方面增速显著,带动公司的ROE超越2家可比公司,以及工程咨询服务行业平均ROE水平。
与此同时,公司资产周转速度位居工程咨询服务行业中上游水平。2021-2022年,公司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次、次,均超过可比公司,且超过工程咨询服务行业均值水平。
风险提示
根据公司招股说明书,投资者应特别认真地考虑下述各项风险因素。下述风险按照重要性原则或可能影响投资者决策的程度大小排序:
1. 收入区域集中的风险。公司目前业务主要集中在省内区域,如果未来江苏省区域内市场出现政策调整、竞争加剧等导致江苏省内市场竞争格局出现变化的情况,公司在省内区域的业务收入有可能增速放缓或下降,进而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2. 技术风险。公司所属的规划设计和工程设计行业为典型的技术和知识密集型行业。若公司未能及时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型技术和服务,研发项目未能顺利推进或者推进不够及时,将会损害公司的客户认知度和市场竞争力,影响公司业务的进一步发展。
3. 税收优惠政策变化的风险。
4. 公司规模扩张带来的管理和内控风险。
5. 控制权稳定性风险。
6. 业务规模扩大导致的管理风险。
7. 宏观经济波动及政策变化风险。近几年我国各类基础设施的开发建设增速已呈
现出下降趋势,政府预算支出中对城乡社区规划与管理、国土资源规划与管理等方面的增长已有所减缓。如果未来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政府相关预算出现紧缩,将会对本行业的市场空间和公司持续经营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8. 市场竞争风险。
9.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的风险。
版权声明
本报告基于证券时报社旗下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认为可靠的、已公开的信息独立撰写,但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版权仅为深圳证券时报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公司、机构、个人不得以翻版、复制、发表、引用或再次分发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司版权。
如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刊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证券时报·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本公司保留追究相关责任的权力。所有本报告中使用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均为本公司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
报告排版与编辑:吴紫萱
标签: